广西财多多财税服务中心

中国财税法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

返回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政策>财税资讯

财税资讯

返回列表页

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与科研资源优化利用

高新技术企业 税收优惠政策

  1、合理利用抵免应纳税额的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以税基为基础,即从应税收入中提取。具体而言,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支出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减额;形成无形资产的,可以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应纳税所得额。

  但是,对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实行研发费用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过于单一,无法实现高技术研发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加大科技研发的优惠政策,直接对研发支出进行税收减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效用,进一步降低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应纳税额,减轻其税负。

  因此,增加研发支出的直接抵免税收是优化研发投入的有效手段。为了使支出有效地抵减应纳税额,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程序和规定,明确合理地进行支出。为保证研发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可以通过税前扣除风险投资损失,低税率征收风险投资收益,实现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对外筹资的可能性。

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与科研资源优化利用

  2、税收优惠政策应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

  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小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规模小,未来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这决定了其面临一定的融资困难。中小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大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研发生产能力相对较强,资金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其实力较弱,很难获得较多的投资资金,税负沉重。

  此时,多数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收益阶段,这就决定了大型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具有相对稳定的收益。目前,我国所得税法未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政府应制定差别税率,给予更多的研发激励。

  具体来说,对于中小型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来说,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激励政策和支持态度,让企业得到更多的支持。如调整研发50%的扣除率、降低中小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税收征收率等。此时,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应注重政策本身的导向作用,而不应过分重视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与制定。

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与科研资源优化利用

  3、利用科研机构等力量,探索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与校企合作发展模式

  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对其高新技术研发会给予税收优惠,研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特点,也反映了经济转型的方向。

  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相比,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但总体而言,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较为集中,科研人员较多,能够有效满足研发需求。同时,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也具备足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满足研究和开发的物质和财政需要的资金。(推荐阅读:税务筹划是偷税漏税吗?

  因此,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等优势,将自身资金优势与科研开发相结合,降低与学校等科研机构科研研发成本和未来风险,形成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具体来说,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发展模式。

咨询

电话

服务咨询热线

400-6161-820

财多多专线

13481159974

微信

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

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邮箱

邮箱

10947659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