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财多多财税服务中心
中国财税法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
长期以来,用“合理避税”或“合法避税”的概念来形容纳税人减轻税负的主动性,是当代社会企业一种普遍性的做法。因此,“避税与反避税”的博弈似乎是税收双方长期不懈的斗争之一。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合作打击避税的话题日益升温。2009年4月初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上,国际社会将打击“避税天堂”问题提上了议程。
这使得“避税行为缺乏道德上的认可”,也使得企业的“避税行为”成为不光彩的代名词。事实上,这是一个概念错误导致的存在,需要正确的去理解才能有利于正确引导纳税人减轻税负。
避税与节税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其内涵却完全不同。
什么是节税?节税就是减轻企业的税负。所谓节税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的区别。
狭义上讲,是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也就是说,节税是指纳税人在涉税方面的选择,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当有各种税收政策和计税方法时,可以在这一范围内适用税法。
广义地说,所谓节税,是指纳税人为减轻税负而进行的各种涉税选择和税收管理行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所谓节税,是指纳税人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和测算。为了减轻税收负担,避免税收处罚,我们应该科学规划、周密规划自己的税收行为,严格管理和有效监控我行涉税业务的全过程。
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节税的目的是减轻税负;第二,节税的前提是运用法律手段;第三,节税的本质是微观的税收管理行为。
那么,什么是避税?一般说来,就是把应缴的税负降到最低。一方面,如果企业试图减轻应该缴纳的税负,当然没有社会认可的道德认同感。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强调方法和技巧。因此,“技术处理”成了避税的代名词,钻法律漏洞、玩边缘游戏等专业技能的运用,必然成为避税的“法宝”。
因此,反避税组织的反避税行为与国际合作已成为必然的正义行为。“利用政策避税”在许多教科书中也被列入“合理避税”的范畴。这是一种思维和逻辑的混乱,甚至是一种误导,极不利于科学节税观念的形成。
可以看出,节税与避税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税避税的主题和目标一致,即都是针对纳税人,以减税为目的;
第二,节税与避税的区别是主动与被动的本质区别。节税是一种积极的、积极的、道德上认可的行为,应该提倡;而避税是一种消极的、道德上不被公认的行为,不应该提倡;
第三,节税强调政策法规的运用、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是积极顺应政策导向的涉税选择和税收管理行为,避税是依法减轻税负的技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钻空子法律漏洞、计分等专业技能。(推荐阅读:企业所得税怎么合理避税)
第四,从减税的方式和范围来看,有些税负不能通过避税来减轻。比如,违法处罚造成的额外税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消除或减少这些问题。再比如,政策的运用不仅不能“避”,而且要大胆地、充分地运用来主动减轻自己的税负,所以它是一种主动的节税行为,而不是被动的“避税”行为。
财多多财税浅议科学节税与合理避税的差异(未完待续)。
只有在掌握和深刻理解税法的前提下,才能根据税收政策做出正确的选择,合理避税。只有学习和理解税法,才能提高纳税意识。从税...
2021-02-07